環境教育需改革 社區參與創未來

文:黃汝恒 蔡伯賢

環境教育需改革 社區參與創未來
最後更新日期
8/10/2020
8/3/2024
分類
專題報導
生活隨筆

  《巴黎協定》所製定的的框架,致力將全球氣溫增長控制在1.5°C之內,以避免極端氣候變化。然而,有科學家估算,地球升溫將在十年內超過1.5°C,情況令人擔憂。隨着環境問題日趨嚴重,以環保教育培養一代人的環保意識,勢必是現代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環。香港作為先進城市,環境教育自然不可甘於現況,需與時並進,追上社會變遷。為了能長遠建立學生的社會歸屬感及正面價值觀,就讓我們先誠實面對本港環境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環境教育碎片化

  即使現時不同科目均包含了環境教育元素,但內容不但未能覆蓋日常應用,更有「點到即止」之感。試問,環境教育如此碎片化,又如何能培養到學生的環保意識呢?以新高中課程為例,通識六大單元之一的「能源科技與環境」,會探討時下環境及能源議題及其中利弊。而物理科其中一個選修單元「能量和能源的使用」中,也會介紹各種可再生能源。然而因課時所限,且本港教育模式側重以考試評估學生。因此,太多教師只能因時制宜,教授學科上關於環保的討論,而非生活上如何實踐環保。至於術科,亦只能解釋公式如何套用,而甚少提及可再生能源低效的背後原因,以及如何發展出更有效的應用。

 

  誠然,不少學校為了填補環境教育的空白,遂構思了形形色色的活動。筆者中學時曾於「全方位學習日」,跟隨學校參觀位於香港中文大學的氣候變化博物館,亦參加了由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所舉辦的大嶼山生態導賞。以上活動皆由教師及坊間團體的悉心安排,使我認識不同環保知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短短數小時的時間實在不足以深入學習當中的内容,而這正正反映了現時此類環境教育的不足之處──內容割裂。為了照顧不同同學的需要,每個活動都要由基礎介紹環境議題,而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很深入的討論。而每一個講座、每一次參觀、每一項活動,均是由不同機構舉辦,活動之間甚少關連,更進一步限制環境教育成效。

 

  現時在傳統課程中滲入環境敎育的做法並不可取。既然現況是如此,與其將環保知識「分拆上市」,倒不如正式整合並統籌社區環境教育資源。本港學生需要的,應是在傳統課堂框架外,建立一套全面、完整的環境教育。

 

教育模式改革!人本環境教育

  既然坊間已有眾多大小團體為學校舉辦環境活動,缺乏的只是將各類教育項目整合、完善並統籌成一個完整的環境教育綱領。政府應當以十足魄力,迎難而上,先規劃環境教育的內容與範疇,繼而整合坊間團體可提供的環境教育活動。最後,教育局及環境局跨局協調,從而形成一套完整、橫跨課堂內外的環境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除了是環境教育上的一大進步,亦是香港在推動高質素公民教育上的重要一步。不過,本港的教育觀念過於目標為本,局方更遭不少教師批評,認為其「跑數文化」甚濃。 教育當局為不同科目制定內容,要求學生掌握不同知識和技巧,以符合最終考試所需的目的,卻偶會思考應當如何提升同學對學科的興趣,增加學習效能, 而這種教育觀念顯然亦擴展至其他非傳統教育項目。以STEM教育為例,曾有傳媒質疑,即使教育局於2016年向每間小學撥款10萬元,及後2017年再向每間中學撥款20萬元,令推行STEM教育的中小學大幅上升,但是在政績亮麗的背後,局方並未能確切提供適切支援,更未能確保撥款用得其所。如是者,眾多中小學在互相競爭,不斷派學生代表出賽,以提升獲得佳績的機率。但是又有誰去真正落地關懷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提升他們對學科的興趣呢?既然有STEM的前車之鑑,局方應仔細研究環境教育科的學習模式與大綱,使其真正貼合年輕人的需要。

 

  環境議題在西方正是新文化戰場(new culture war),不同光譜的人——如綠黨、傳統精英、極右政黨——皆有其論說,本地學生能夠輕易地接觸大量資訊,再擇木而棲,以個人獨立批判性思考能力選擇對環保議題的立場。因此,若把「跑數文化」的教育思維去套用到公民教育,問題更昭然若揭。即使如環境教育般的公民教育課程之最終目的,是為了協助學生建立一套正確的道德價值觀,成為良好公民,但若只是「目的為本」,缺少人性化的體驗式學習,最終只會是另一套工業時代標準化教育工場的產物。在這大時代下,不但不會有效地令他們接受,更會引起他們對此的反感。

 

教育模式改革!體驗式環境教育

  由是,政府應當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學生的親身體會,足以勝過師長的千言萬語。因此應在改革之中引入戶外學習,讓學生親身接觸自然環境,感受大自然的美,慢慢培養出一顆願意保護環境的心。打個比方,一個愛好遠足觀賞自然美景的人,絕不會亂拋垃圾破壞美景。如此真正發自內心的公民意識,絕非傳統教條式公民教育的效果所能比擬。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學生真正需要教授的並不是價值觀本身,而是要把事物的真實面貌毫無隱瞞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他們真正需要培育的亦不是價值觀本身,而是在掌握資訊後的思考模式,讓學生自行領悟並認知到自己應有的責任。教育的真正角色,正正是啟發和引導學生作出自己的思考判斷並學習。而透過戶外教育,讓學生建立和大自然的關係,然後再提出全球氣候所面對的嚴峻挑戰,和年輕人可做的事,方能有效提升新一代環保意識,再由他們宣揚至周遭親朋好友,擴大影響力。

 

  戶外教育看似難以進行,但其實在山多平地小的香港,不少學校附近本來便是不同的自然環境,已經十分適合用作初步戶外教育的場所。大多數同學即使對附近市區十分熟悉,但對週遭自然環境中的事物仍然十分陌生。周遭的花卉、樹木、昆蟲、雀鳥等,皆是十分好的教材。只要善用我們已有的資源,便能透過增加以經驗為主的戶外學習去完善我們的環境教育。以學習為本的高質素公民教育亦是香港長遠建立良好公民社會的重要一環。筆者所加入的環保團體「V'air低碳本地遊」曾於暑假為本地學生舉辦網上工作坊,分三部分介紹香港生態,分別是生物多樣性的全面策略、城市公園中常見的野生鳥類和蝴蝶習性和特徵,以及植物的主要特徵和分類。對於本地學生而言,題目雖然看似相對冷門,但高峰時期仍有五十多人參加我們的活動,並主動地與講者互動,可見環境教育從不乏學生市場。

教育模式改革!社會環境教育

  父母教導子女之道,強調要以身作則,而環境教育亦然。校園作為社會一部分,社會上發生的事,無需他人帶入也必然會在校園影響學生。再者,每一位學生都是社會上的個體,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必然受自身的經驗及對社會的觀察所影響。當早前有記者揭發大量回收箱內的物品最終遭送往堆填區,那麼教導回收好處又如何令學生信服呢?當同學在學校學習到了要走塑,但校外的餐廳卻只提供即棄餐具;在學校學習到了海洋污染的嚴重性,但近千公頃的人工島填海項目卻蠢蠢欲動;在學校學習到了大量垃圾的危害,但廢物徵費計畫卻再次胎死腹中。當社會現況與校園所學如同平行時空一般,同學缺乏親身實踐的機會,環境教育慢慢建立的一顆環保之心便很容易心灰意冷。

 

   因此,環境教育不僅僅要走出課堂,走到戶外,更要進入社會每一角落當中,並能以建立經驗為本。而另一部分則是學習過後,學生應如何去實踐環保意識。社會對環保政策的取態,同學同樣看在眼內,影響著環境教育的成效。希望同學有怎樣的環保意識,就要在環保政策上有同樣,甚至更加多的努力,唯有言符其實方能以身作則教育學生們。

 

  社區的環保發展除了佐證並承托校內環境教育,更是環境教育在校外的延伸。社會上的環境運動家不斷年輕化,最著名的有現年17歲的瑞典環保少女通貝利。而香港有一名男孩Lance,年僅10歲便開始積極呼籲公眾關注氣候變化。政府應順應趨勢改變環保事業的刻版印象,例如,現時回收在不少人心目中是貧窮老人謀生工具,但其實回收業更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透過協助擴大環保業的規模,鼓勵更多對環保有興趣的年輕人貢獻社會。就如每區的「不是垃圾站」般,成員義工都擁有創意和活力,能為傳統環保事業加入新元素,並融合藝術、科技、專業而帶來進步。青年力量在應對環境問題中十分重要,作為環境教育的最終實踐,我們需要提供足夠機會,讓他們能一起參與建設共同的未來。

 

2020願景

  紙上談兵並不難,真正落實全面環境教育的細節才是真正困難的部分。在校內努力培育學生環保意識的老師,而不懈於內者,比比皆是。而協助學校或於社區中舉行環境教育活動的環保組織、社企、公司,而忘身於外者,多不勝數。正正是已經有這麽多人願意為香港環境教育出一分力,政府不應該白費他們的心力和熱誠。除了撥款之外,真正建立完善的環境教育才是急社會所急。筆者希望,政府更應下定決心肩負起責任,整合並設計一個全面結合課堂內外、室內室外、校園、社區的環境教育方案。